教师资源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教师资源网 >教案模板 >导航

数学小学三年级教案

时间:2024-09-15

数学小学三年级教案集锦。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老师还没有写的话现在也来的及。教案是应对新课程改革和新教育发展的必要手段。小编为你整理的“数学小学三年级教案”类内容希望能够让你有所收获,有需要的群众请前来筛选!

数学小学三年级教案【篇1】

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一个卡通形象,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动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学生活动,创设一个生活情境:“有3个女同学,男同学的人数有2个3,那么我们就说男同学的人数是女同学的2倍。”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二、借助直观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倍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倍”的概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整节课的教学,都能围绕“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学生初步形成“倍”的概念的教学上,为了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第一行参照的数量都“2”,并且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通过直观形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时,也是学生借助直观演示,再结合以前所学生的知识,从而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三、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时,让学生通过认真看、动手摆、积极说,使学生的脑海里产生初步的表象,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从而初步形成了“倍”的概念。

数学小学三年级教案【篇2】

关于小学数学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1、教材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及相应练习。

2、教材及一般学情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在学习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从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几何知识部分的编排上看,由长度单位过渡到面积单位是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一次飞跃,所以这节课也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中比较重要的一课。这节课的学习也是后面学习长、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打下基础。

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他们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对于这种抽象的面积知识相对困难。然而,中高年级学生又对“有用”的数学开始感兴趣,此时,如果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注重了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他们便愿意并想学数学。

所以,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难点是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确表象。关键在于能否为学生营造好恰当的生活情境与探究氛围,使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3、教学目标

据此,我为本课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确表象。

(2)学能目标:①使学生在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物体或图形的面积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估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德育与情感目标:让学生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合作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

我确立以上目标的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1、《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本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力创设多种情境,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2、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学习者能否主动建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取决于原有的认知结构里是否具有清晰,所以本课教师不仅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结构,而且从纵向考虑了新旧知识及方法的沟通联系。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高效地实现以上目标,我选择了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让学生动心

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巧设悬念,以现实生活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让学生在摸一摸,看一看,量一量,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解决

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突破和发展。

3、交流辨论,让学生动口。

数学课堂应是一个多向互动的环境,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创设情境和组织学生合作与讨论,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在集体中进行知识和经验碰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思维更活跃、更发散。

4、运用媒体,让课堂高效。

多媒体以它省时、高效、直观、生动等特有的优势而被课堂教学广泛运用。本课还精心设计符合儿童情趣的精美图片和画面,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程序

在具体的实施教学过程中,我将本课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现实,教师先将学生引进生活,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感受生活化的数学,为后面回归生活,体验数学化的生活作好准备

(课件播放情境短片:星期天,小明与小华打电话。明:小华,听说你们要搬新家了,是吗?华:是的,我们的新家在“天香丽景”,装修好,到这儿来玩吧。明:可我不知道怎么来呀?华:你可以坐1路车到“天香丽景”站下车,然后向南面顺着一条长100厘米的过道,来到一个大约100平方米的大型广场,请注意,那儿有一个高约10分米的建筑雕塑,我在那儿等你好吗?明:好的,呆会儿见!)

师:你们说,按照小华的描述,小明能顺利地找到小华家吗?为什么?(生:不容易,因为小华的描述中有些错误。)师:你能帮出找出来吗? 由此说明单位的重要性,并引入新课二、实践感知,学习新课

1、学习面积的含义

先通过摸、比、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物体和平面图形的面积的含义然后请学生看书P92"面积的含义",并提问:书上的概念与我们所得出的概念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师生辨论"围成"的含义,并说明"和"与"或"的区别。形成正确的概念。

教师不仅要奉送真理,更要教人发现真理,学生的理解往往不是非常完美的,适时恰当地使用课本,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力手段。这一环节中,有意避开人们常用的课件展示的方法,新颖别致,利用书本和文字,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面积的意义,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认识水平、及看书自学习惯。

2、 学习面积单位

这一环节容易雷同重复,为不让学生产生疲劳,我做了以下设计:

(1)引入

用课件创设情境:出示小华家的两个铺着同样大小地砖的房间,师问:你能知道哪一间大,哪一间小些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华的邻居也有一个房间,我们来比比,看谁的大?(房间大小相同,但用的地砖不一样大>)师:这两个房间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师:看来,要度量大小,必须先统一标准。这个标准国际上已经有了,叫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你知道哪些用来表示面积大小的单位?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这一教学过程,深入浅出,衔接自然,最后引出"面积单位"这种统一的标准。这样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而且渗透着许多数学方法,充分体现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也开发了智力。

(2)学习平方米 看、估、量、说、围、找、用(先估后测)

出示平方米的模型,目的在于加强直观,便于演示,然后通过观察、测量、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其大小。用平方米去测量图形面积中,教师要求学生先估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数感,形成自觉、主动甚至自动化地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使学生在脑中形成更为准确鲜明的平方米的表象。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活化教材,先学平方米,]

(3) 学习"平方分米"

引 创、量、说、测、用:

这里有效地制造矛盾,激发思考,鼓励创造,使学习高效进行。

(3) 学习"平方厘米"及其它的面积单位

师:你认为还有其它的面积位吗?谁来说一个?

(创 说 量 比 找)

这两个面积单位的教学,可谓是一个大胆实践。通过平方米的教学,教师诱导学生从平方米的名称中创造出,甚至平方千米、平方毫米等面积单位,并类推出它们的意义。这种运用相关旧知去促进新知的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从理性到理性的积极迁移的学习能力。

(五) 比较小结

将三个面积单位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感知。

把三个面积单位放在一起作比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上看到它们的大小相差很大,为下一节课教学面积单位的进率作心态上的准备。

三、 分层练习,深化提高

1、 数一数

2、 填一填

3、拼一拼

4、画一画

设计意图: "数一数"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作下了伏笔;"填一填"巩固了所学知识,特别是第1小题作了很好的发散,使学生对面积单位上冠以"平方"两字有了更深的领悟;"拼一拼"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画一画"则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想象的空间。四组题目相映成趣,使课堂教学得到了美的升华。

四、 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课外活动:随音乐下课,(面积在哪里呀,面积在哪里,面积在同学们的眼睛里……)

设计意图:总结全课,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达到了系统化。在音乐声中下课,使学生感受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又受到美的熏陶。

数学小学三年级教案【篇3】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会认、读、写小数,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感受小数、认识小数,从而掌握小数的读写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课件中第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中的数据,看看能找到哪些整数和分数?你还能观察到什么样的数?

2、出示教材第91页的主题图

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并明确:像、、、、和这样的数叫小数。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一个小数点)

二、探索新知:

1、初步认读写小数

(1)教师先示范读 并板书:三点四五

并指明哪些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

让学生尝试读其余的小数

(2)教师总结:在读小数时,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读法不同。读小数部分时,只要按照从 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3)学生齐读小数

(4)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让学生说一说

出示教师准备的生活中的小数,巩固读法,同时教授写法。

(5)把课前准备的小卡片(小数的读写练习)发给学生。学生做完后,抽几个学生上前展示并进行评析。

2、认识一位小数

课件出示例1.师生共同探讨王东的身高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1)课件出示1米长的线段,将其平均分成10份。

想一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还可以如何表示?

指名回答,教师明确并板书:1米是十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米。

教师课件再出示3分米长的部分提问:3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还可以写成哪种形式?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分米是十分之三米,还可以写成米。

4分米呢?5分米呢?6分米呢?…… 教师总结:十分之几就可以写成零点几(2)1米3分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反馈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92页做一做

三、巩固拓展

四、小数的历史

课外知识扩展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生1:如何认识小数,读写小数

生2: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 生3:小数的由来

六、板书设计

1、像、、这样的数叫小数2、 读作三点四五3、1分米是十分之一米,可以写成米

3分米是十分之三米,可以写成米 4分米是十分之四米,可以写成米 5分米是十分之五米,可以写成米 十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 1米3分米写成小数是米

数学小学三年级教案【篇4】

《平均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90-92页《平均数》 例

1、例2.【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平均数的具体含义。

2、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学生能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2)先求总数再平均分等。

4、学习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情景中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求平均数的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识感受平均数的产生

1、创设情境:整理商店货架

问:怎样才能让每层的瓶数一样多?

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出“移多补少”“总数/份数”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课题:平均数)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导入,自然引出平均数概念,以已有平均分的概念的理解为依托了解移多补少,加总数除以份数,渗透学习方法,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作好预设。】

2、出示踢毽子3人小组赛

(1)(出示课件)人数相同的小组赛.问:他们通过每人20秒的比赛,成绩终于揭晓,大家能给他们当当裁判么?(让生明白可以比总数就能判断胜负)

(2)(出示课件)创设情境,老师加入到比赛中,巧设矛盾,比较人数不同的两个队成绩。

问:比赛时,老师就在场,老师向他们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能加入男生队,同学们同意了,结果老师踢了4个。男生队也变成了24个,我开心啊!男生队和女生队平了。大家对这样一个结果有自己的看法么?

问: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存在很多这类似的问题,比如:四(1)班和四(2)班学生人数不同,我们就没有办法比较出他们某一项水平的高低了么?就刚才比赛的问题,同学们思考思考,有没有好的办法呢?

小组讨论。。。汇报

(制造矛盾冲突,启发思考,运用平均数去解决问题,感受平均数的意义和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平均的意义和产生的必要性,使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更为深刻)

(3)教学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问:我们以女生队为例,来看看我们求出来的这个数,它是谁呢?

(通过平均数与同学们踢的个数之间的对比,引导生明白平均数不是代表某一个人的水平,而是代表整队的水平,是一个统计量,是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

3、教学平均数受最大数和最小数的影响

问:要是陈老师加入踢毽子的时候怎么样?男生队就会获胜呢?

(结合情景,以谈话的方式,在教学中自然渗透平均数受最大数和最小数影响的数学思想。)

4、教学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以男生队踢毽个数统计图为例,老师将男生队同学踢毽子的个数制作成了一个条形统计图,我们以他们为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男生队的平均数和同学们踢毽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生:平均数比有的同学踢的个数多,比有的同学踢的个数少。师:也就是说,平均数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出示体重情况统计图)我们带着刚才的思考来看看这个体重情况统计表,从图中我们知道了哪些信息?我们能不能估一估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多少呢?

生估计,师:要验证大家估计的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生本子上计算,一同验证结果

生汇报

(感受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并懂得在学习中合理的运用,通过验证结果的过程巩固平均数的求法。)

三、练习巩固

1、教学生活中出现的平均数。

引导生理解:四(2)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

爷爷的疑虑:据调查,中国老年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爷爷今年71岁,他伤心的对着孙女说:“宝贝孙女,爷爷还有1年就快死了。”(通过此环节让生进一步认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能通过实例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完成套圈情况统计表。

兰兰和东东套圈情况统计表,两人套的次数不同,如何判断谁的水平高些? 引导观察数学信息------生汇报-------理解提出的数学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此环节让生明白:在生活中什么时候该使用平均数,打开生的学习和探究的空间,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完成水深问题

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雷树涛同学身高125厘米,下去会有危险么?(通过水深问题,进一步让生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升对平均数的认识,同时向生渗透安全教育,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习到了什么?

(生小结学习内容,培养生认真思考学会总结知识的好习惯,长时间培养,有利于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建构学习模型)

五、作业布置

测量家人的身高和体重,并计算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通过亲自实践操作,在实践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及产生,巩固平均数的求法,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最小数 < 均 < 最大数

代表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移多补少

总数÷份数=平均数

数学小学三年级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操作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尝试、失败、成功等过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和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每组准备例2的三幅图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并给学生提供剪刀、长方形纸条、透明方格纸和硬币等一些工具物品供学生选用。

学生每人准备一支蓝彩笔,一支红彩笔。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主动参与,探索新知,在概念对比中建构面积的意义

1.规范摸的动作,初步明了大小的意义。

2.再次摸,体会大小。

3.总结板书,揭示面积的意义(板书课题:面积的意义)。

4.拓展面的意义,巩固面积概念。

5.自由列举,比比物体表面的面积。

6.闭眼摸物体,辨析周长和面积。

7.说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让学生判断是周长还是面积

二、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研究

1.由体到面,明确平面图形的面积。

2.画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的面积。

3.说一说校园平面图的建筑和各自面积的大小。

4.比较几个省的面积。

5.小组研究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

6.制造矛盾,让学生解决,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7.练习数方格的方法

三、及时总结,升华认识,形成经验

通过今天的学习,当你碰到一些物体时,会注意观察它的什么?

四、联想对比,拓展思维,形成空间观念

教案模板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