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源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教师资源网 >教案模板 >导航

{year}高一物理教案全套

时间:2024-10-12

2024高一物理教案全套(集合5篇)。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物理教案(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高一物理教案全套 篇1

教学目标

1.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离。

重点

声音发生和传播

难点

回声测距离

教具演示

音叉,乒乓球

学生 橡皮筋

一引入新课我们有两只耳朵,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听老师讲课,可以获得各种知识,听电台广播可以知道天下大事,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那么,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它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

教学过程设计

一.声音的发生

(1)演示课本图3-1,引导学生观察音叉发生时叉股在振动。

(2)随堂学生实验:做课本图3-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3)随堂学生实验:做课本图3-1用手指摸着颈前喉头部分,同时发声。 小结:归纳以上实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声音的发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指出鸟、蟋蟀和其他一些昆虫发声也是由于振动。

二.声音的传播

(1)课本图3-2实验 问:右边音叉的振动通过什么传给了左边的音叉?-(空气)

(2)游泳时,潜入水中也能听到声音,说明液体也能传声。

(3)随堂实验:把耳朵贴近桌面,用手敲桌板,可听见清晰的敲击声,说明固体也能传声。小结:声音能靠任何气体、液体、固体物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而真空不能传声。牐

三.声音的传播速度学生对比表中的一些声速并找出空气中15摄氏度的声速。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观察音叉振动观察橡皮筋振动感觉喉头振动归纳观察左边乒乓球思考回想实验查表,并比较

四.回声

(1)回声:回声是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讲述为什么有时候能听到回声,有时又不能。原声与回声要隔0.1s以上我们才能听见回声。请同学们算一算我们要听见回声,离障碍物体至少要多远。(17米)

(2)利用回声测距离 例题:某同学站在山崖前向山崖喊了一声,经过1.5秒后听见回声,求此同学离山崖多远?已知:v=340m/s ; t=1.5s求:S解:s=vt1=340m/s×1/2×1.5s=255m答:略

五.小结 计算练习学生解题

六.思考与作业 P43-3

七. 板书

第四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一.发生

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二.声音传播

1. 声音靠介质(任何气体、液体和固体)传播。

2. 声速(15℃)340m/s

3. 声速由大到小排列:固体、液体、气体。

三.回声

1.回声是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听到回声条件:0.1s以上,17米)

2.利用回声测距离:s=1/2s总=1/2vt。

2024高一物理教案全套 篇2

一、设计思想

在旧教材中,《曲线运动》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教学,通常通过演示圆周运动的小球离心现象,演示砂轮火星痕迹实验,采取告知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为该位置的切线方向,由于轨迹是瞬间性,实验有效性差。在新教材中,通过曲线轨道实验演示曲线运动的方向,再告知速度方向是曲线的切线方向,与旧教材相比,能获得具体的轨迹和末速度的方向,但是无法证明速度方向是切线方向。

笔者通过简易自制器材,让学生通过探究过程获得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并自己获得如何画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方法,强调科学探究的过程。笔者还通过当堂设计自行车挡泥板,以便学生把自己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体验学以致用、知识有价的感受。还要求学生观察自行车的挡泥板验证自己的设计作为课外作业,体会STS的意义,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教学基本要求:知道什么叫曲线运动,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能在轨迹图中画出速度的(大致)方向,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发展要求:掌握速度和合外力方向与曲线弯曲情况之间的关系。

本课是整章教学的基础,但不是重点内容,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体会到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时刻改变的,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速度的方向是曲线的切线方向。

模块的知识内容有三点:1、什么是曲线运动(章引);2、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三、学情分析

在初中,已经学过什么是直线运动,什么是曲线运动,也知道曲线运动是常见的运动,但是不知道曲线运动的特点和原因。由于初中的速度概念的影响,虽然学生在第一模块学过速度的矢量性,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常常忽略了速度的方向,也就是说学生对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的掌握有困难。

学生分组实验时,容易滚跑小钢珠,要求学生小心配合。几何作图可能难以下手,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学生主要的学习行为是观察、回答、实验。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叫曲线运动;

(2)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

(3)能在轨迹图中画出速度的大致方向,能在圆周运动轨迹中规范地画出速度方向;

(4)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5)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6)会判断轨迹弯曲方向(发展要求)。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发现问题──猜想──探究──验证──结论──交流的探究过程;

(2)经历并体会研究问题要先从粗略到精细,由定性到定量,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过程;

(3)尝试用物理几何原理在物理研究中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主动细心观察,注意关注身边的科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感受到科学研究问题源于生活实践,获得的结论服务于生活实践,体会学以致用的感受。

(3)初步感受下结论不能主观而要有科学依据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4)初步养成小心翼翼做实验的习惯。

五、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获得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切线方向的实验过程。会标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难点:如何获得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切线方向。如何画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在教学活动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体现教师的指导性和服务性。在教学媒体设计上:强调以试验教学为主,以多媒体为辅助(投影问题与习题)。在教学程序上基本上按照加涅信息加工模型。引起注意──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刺激回忆先决性的学习──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帮助──引出作业──提供作业──提供反馈──评价作业──促进保持和迁移,通过问题链把教、学、练、评有机整合。在学习过程上:突出学生发现问题──猜想──探究──验证──结论──应用。在探究方法上:突出整合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认知过程上:突出人类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即,由粗略研究到精细研究,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过程。在理念上:突出科学的研究源于生活实践,服务于生活实践;认识到下结论必须要有科学依据。

七、课前准备

学生无需预习课本,否则像已知谜底的猜谜活动那样,那些探究的活动和问答没有意义。

教师要做好教学用具准备工作。车速计数码照片;细线和摆球;矿泉水和小雨伞;砂轮、锯条和插座;小钢珠、黑墨水瓶、白纸,大的塑料三角板,量角尺,自制圆弧形有机玻璃,自制有机玻璃斜面,方形磁铁。调试多媒体设备。

八、教学过程

曲线运动

问题一:什么样的运动叫曲线运动?[投影]

师:人走路,驾车骑车、分吹雨打河流弯弯,篮球足球跑步等,飞机导弹卫星宇航行星,运动按照运动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轨迹为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请大家列举曲线运动现象。

生:举例曲线运动

师:曲线运动是很常见的运动。圆周运动是曲线运动的一种特殊现象。

(教学安排,简单扼要,节约时间)

问题二: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有什么特点?[投影]

师:要研究物体的运动,我们必须研究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本堂课我们先研究曲线运动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有什么特点。

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投影]

师:汽车里面有一个车速计(多媒体呈现数码照片),若果汽车拐弯时保持这个读数不变,那么,汽车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大小有无变化?

师:通常情况下,汽车拐弯要减速慢行,那么,汽车的慢行拐弯时,车上的车速计的读数如何变化?车还是做曲线运动吗?

师:这些事实说明,作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可以变化也可以不变(板书)。

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投影]

汽车的拐弯时,速度方向有无变化?速度是一个矢量,它有方向性,那么做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如何?

粗略研究(猜想):

演示1:教师演示摆球圆周运动时(先要求学生观察小球的运动方向),突然放手,小球飞出去。

演示2:教师把矿泉水到在一把小雨伞上(先要求学生观察水滴的运动方向),快速旋转小雨伞,雨滴从转动的小雨伞边缘飞出。

演示3:演示砂轮火星(要求砂轮圆面朝学生,以便学生观测大致切线方向)。

请学生到黑板上补画出小球、水滴、火星的方向。结果学生都会画出大致方向。

师:你们画出的方向是精确方向还是大致方向。如何画出精确的方向?

精细研究(探究、验证、结论)(重点难点):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方向和运动轨迹方向一致。如果曲线运动的物体突然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直线运动的方向和曲线运动的末速度方向一致。(采取板画形式,师生共同回忆得出这个结论)

1、教师先演示投影:把小钢珠放在黑墨水瓶盖里转一下(内有一点点墨水),再放在半圆形有机玻璃轨道上运动并飞出,让钢珠在白纸上留下痕迹,同样在3/5半圆周,4/5半圆周上运动飞出,让学生猜测飞出方向由什么特点?(有机玻璃板说明:厚约5毫米,略小于小钢珠直径,圆弧半径15厘米,MN边稍长些,以便过MN做直线,根据半径大小确定圆心O位置。)

学生猜想:切线方向

师:已知圆弧半径为15厘米。如何验证?请用几何方法作图验证。

生:标出飞出点和圆心,做圆心和飞出点的连线,用量角尺量出该连线和飞出轨迹直线的夹角,是否90度。

2、再分组实验,提醒同桌配合,小心钢珠滚跑。实验完毕,要求作图验证,并互相讨论交流。

3、交流和结论:

师:要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圆周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为该点的切线方向,而不能直接得出曲线运动的的物体速度方向为该点的切线方向。

4、如何在圆周运动的轨迹上标注速度方向?

请在圆周上任取两点,作出该位置的物体速度方向。并研究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有什么特点?

学生:找出圆心,做圆心和某点连线,再做连线的垂线,标出箭头(精确画法)。

学生:不同位置,速度方向不一样。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特别强调:刚才的实验是圆周运动,不能得出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切线方向的结论)

5、一般曲线运动的速度情况和圆周运动一样吗?(由特殊到一般)

师边画边讲:圆周是特殊的曲线,一般的曲线可以看成很多很多的圆弧构成,每一个圆弧都是圆周的一部分。所以,曲线运动可以看成无数个圆周运动构成,曲线上每一个位置的速度方向就是该点所在的圆周的切线方向,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

所以: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为该点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投影]。

6、如何画一般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33页关于切线的三个自然段。教师再作示范。让学生学会粗略画一般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第一次课堂练习(及时反馈、巩固、评价、迁移)

1、作业本37页第3题。和平号空间站环绕地球运行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运行速度保持不变还是时刻改变。

2、作业本37页第7题。要求在在汽车波浪形路径上三个位置标注速度的方向。

问题三:如何使物体做曲线运动?[投影]

演示投影:在投影仪上铺上白纸,放上一个高度1厘米左右自制的有机玻璃玻璃斜坡,中间刻一条直槽。把小钢珠放在墨水瓶盖里转一下,把小钢珠放在槽中滚下,先不用磁铁,轨迹是一条直线。(效果很好,轨迹很清晰)

师:如何使小钢珠拐弯?

生:用磁铁吸引。

教师演示并投影:磁铁用电机模型里的方形磁铁(效果很好)。

师:要使小钢珠会弯向右侧,磁体放在哪一侧?

生:右侧。教师演示结果。

师:要使小钢珠会弯向左侧,磁体放在哪一侧?

生:把磁铁放在左侧。教师演示结果。

师:如果放在正下方,小钢珠会作什么运动?

师:如果放在正上方,小钢珠会作什么运动?

师:你认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生:运动物体在一个外力作用下。

师:对这个外力有什么要求?

生:外力方向与运动方向有个夹角?

师:外力方向和运动方向有什么要求吗?

生:不能相同也不能相反,也就是不能在同一条直线。

师;如果在两侧各放一个磁铁,小钢珠运动轨迹会弯向哪边?

生:那边磁力大,弯向哪边。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板书):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受到的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巩固练习 学生演示并分析:

师:怎么样使粉笔头作曲线运动?怎么使粉笔头作直线运动?原因分析。

第二次课堂练习(及时反馈、复习、巩固、评价、迁移)

1、作业本38页第6题:已知物体初速度方向和恒定的合外力方向,判断物体运动的大致轨迹。

课堂小结:[以问答题形式进行]

2、(投影)下面说法正确的?

A.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一定是变化的

B.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

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D.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E.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不为零。

F.合外力不为零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G.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H.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为零。

问题四: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处?

实际应用:给自行车设计挡泥板。

教师:如果轮子上粘有泥巴,随车轮转动,这些泥巴将沿什么样方向飞出?应该设计怎样的档泥板?

要求学生只画两个轮子,标注前轮和后轮,在轮子上画挡泥板。

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设计图,请学生讲解设计理念和依据。教师以倾听为主,可以以问题形式提出自己疑问作为点评,但不提供正确答案。(作为课外观测作业)

九、作业设计

教师要求学生到自行车棚观察自行车的挡泥板。对照自己的设计,做比较分析。推测设计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十、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轨迹为曲线的运动。

2、曲线运动的特点:是变速运动

速度大小可以变化也可以不变

速度方向为切线方向,时刻在变化

3、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物体受到的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问题研讨】

1、钢珠的轨迹分析:

小钢珠滚出的轨迹和有机玻璃的圆周不是重合的,如图所示,相差一个钢珠的半径值,但是圆心和飞出点的连线与半径还是是垂直。由于小钢珠的半径远远小于圆弧的半径,这点相差可以忽略。如果学生能力较强,可以略作说明。

2、作业分析;

课堂上,学生对挡泥板的设计很感兴趣,但是由于教师对学生设计不做肯定或否定,而是说你们都有自行车、或者天天看到自行车,有无注意观察,你们看到的自行车挡泥板是这么样的?让事实说话吧,请大家到停车场看看。学生心理求知欲更强烈,课后许多学生立即去观察。结果晚自修时就有很多学生把观察到情形告诉我。我组织大家讨论,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作业很有物理味道,体现STS教育,学生参与度强,观察细致,分析有理。

分类分析:

1、大部分自行车没有挡泥板 (学生的自行车)

2、小部分前轮的挡泥板为1/4圆周,后轮的挡泥板为1/2圆周。(教师的旧式自行车)

3、极少数自行车的后轮上有一小段斜向下或斜上翘的挡泥板,

4、极少数自行车的前轮有一小段水平或弧形挡泥板。

5、大家发现摩托车前轮后轮都有挡泥板,并且和老式自行车的挡泥板一样。

我们一起交流、讨论、推测那些设计师的设计的思想。

归纳出几点:

1、赛车型自行车尽量减少车的重量和次要附件,可以不用挡泥板。

2、目前道路基本是水泥路或沥青路,泥巴很少见,挡泥板的功能淡化。

3、考虑到泥巴做斜上抛运动,挡泥板不一定要圆弧形,也不一定要那么长,也不必紧紧包住轮

2024高一物理教案全套 篇3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点的概念及条件。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

1.体验质点的条件及意义,初步掌握“科学抽象”这种研究方法。

2.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可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实验并体会比较。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科技发展,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分析不同参考系中的运动现象不同,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1.质点、概念的建立。

2.明确参考系的概念及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质点模型的条件判断。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世界万物都在运动,古希腊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形式逻辑学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说过:不了解运动,就不了解自然。

出示动画:地球自转和公转

著名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曾说过:“为了理解现象,首要条件就是引入适当的概念。只有借助于正确的概念,我们才能真正知道观察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通过引入质点参考系这两个重要概念来准确描述复杂的大自然的运动。

二、讲授新课。

出示图片:雄鹰拍打着翅膀在空中翱翔

教师提问:你能说出雄鹰各部分的运动吗?

出示参考答案:雄鹰拍打着翅膀在空中翱翔时,身体在向前运动,它的翅膀在向前运动的同时还在上下运动。

出示图片:地球自转和公转

教师提问:你能描述地球的运动情况吗?

出示参考答案:在地球绕太阳转动中,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又在自转,并且地球上每个点运动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地球的各部分离太阳的远近在不断变化。

教师总结:可见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思考讨论:很难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具体运动的困难和麻烦出在哪里?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出示参考答案:

这是因为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一般说来并不一样。

在某些情况下,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成一个有质量的点——质点,只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来描述物体运动。

出示课件关于质点的有关概念

1.质点

(1)定义: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为一个具有质量的点,这样的点叫作质点(mass point),简易理解为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叫作质点。

(2)质点不同于几何“点”: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其特点是只有质量,没有大小、体积、形状,它与几何“点”有本质的区别。

(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①质点是典型的物理模型之一,质点忽略次要因素:形状和大小、突出主要因素:质量。

②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这一理想化模型就是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

观察思考:观察图片中物体的运动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

出示图片:飞机、地球自转和公转、体操运动员、火车

研究飞机在空中的位置、离开地面的高度;

研究地球公转时;研究地球自转;体操运动员比赛;研究火车从上海到南京通过的路程;

参考答案:研究飞机在空中的位置、离开地面的高度;研究地球公转时;研究火车从上海到南京通过的路程;此时飞机、地球、火车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多大的影响属于次要因素,因此可忽略,可看成质点。

研究地球自转和研究体操运动员比赛、要研究各个点的情况,所以不能用点来代替,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看作质点。

提问:你能总结物体能看成质点的条件吗?

教师总结:物体是否能看成质点是有条件的,它由我们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来决定,同一个物体,由于所要研究的问题不同,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能看成质点。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知识拓展

平动:运动物体上任意两点所连成的直线,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行,这种运动叫作平动。

出示图片:升降机的运动、汽缸中活塞的运动、刨木头、刨床上刨刀的运动,车床上车刀的运动等等,都是平动。

教师总结:做平动的物体,从描述运动一点的运动完全能反映整个物体的运运动也可以简化为一个点的运动,把物体质量赋予这一点,它也就成了一个质点。

2.物体能看作质点的情况

(1)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可以忽略不计.

(2)做平动的物体,一点运动可以描述整个物体的运动。

典型例题:例1研究以下运动时,物体不可以当作质点的是( )

A.自转的地球

B.研究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的动作时

C.直升机飞行时螺旋桨的转动

D.从高处自由下落的石

解析:A.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不能用一个点代替地球,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故A正确。

B.研究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的动作时,要研究各个点的情况,所以运动员不能用点来代替,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故B正确。

C.直升机飞行时螺旋桨的转动,此时螺旋桨的形状是不能忽略的,所以此时不能看成质点,故C正确。

D、从高处自由下落的石块其体积是可以忽略的,所以此时的石头可以看成是质点,故D错误。故选ABC。

思考与讨论:运动员踢足球的不同部位,会使球产生不同的运动足球运动中常说的“香蕉球”是球在空中旋转、整体运动径迹为类似香蕉型弧线的一种运动。在研究如何才能踢出香蕉球时,能把足球看作质点吗?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

出示图片:香蕉球示意图

研究如何才能踢出香蕉球时,不能把足球看作质点,因为香蕉球是足球水平运动和旋转两种运动同时存在的情形。

例如:研究足球运动轨迹的问题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

1.机械运动

出示图片:汽车运动和星体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思考讨论:房屋、树木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出示图片:房屋、树木

参考答案:房屋、树木相对于地面是静止不动的,但是,房屋、树木也会随着地球一起运动,这也是事实,可见运动是绝对的,但具有相对性,静止是相对的。

出示图片:观察不同的参照物对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往往不同。

在高中物理中参照物的科学名称是参考系,是假定不动的物体。

2.参考系

(1)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为参考,观察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是否随着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叫作参考系。简易理解为: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作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视研究的问题而定,原则是尽可能使运动的描述简单、直观。在没有特别指明参考系时,通常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出示图片:自行车的运动

例如:研究自行车的运动,一般会选择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物体(树木)等为参考系。

(3)同一个运动,如果选不同的参考系,结果可能不相同。

出示视频:飞机空中加油

注意: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才有意义

三、课堂练习

1.机械运动中,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指研究的物体与______________之间的位置变化。

答案:参考系

2.宋代诗人陈与义乘小船出游,曾写下诗句“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描述“云不动”是以______________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是以______________为参考系。

答案:小船;河岸.

3.质点与几何点唯一的区别是质点具有一定的________。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在一些问题中,物体的大小、形状、和体积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可以把物体看成______。研究物体的转动和姿势、姿态时,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把物体看成质点。

答案:质量;不能

4.在飞驰的高铁列车上,乘客看到窗外电线杆向后运动。在描述“电线杆向后运动”时,所选的参考系是( )

A.乘客乘座的高铁列车

B.路旁的树木

C.高铁站的站台

D.铁路的路基

答案:A

四、拓展提高

1.下列研究中,加点标示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直升飞机飞行时各部分受力

B.研究跳水运动员空翻动作

C.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

D.研究家用电扇叶片上各点的旋转速度

答案:C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作质点

B.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

C.研究高台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做翻转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作质点

D.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时,运动员可以看作质点

答案:D

3.在下列物体中,可视为质点的是( )

A.被运动员切削后旋转的乒乓球

B.做花样滑冰动作的运动员

C.马拉松比赛中的体育运动员

D.转体翻滚下落的跳水运动员

答案:C

五、课堂小结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2.参考系:

(1)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的运动而被选作参考的物体或物体系。

(2)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的',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

(3)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一样,也可能一样。

六、板书

质点

1.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为一个具有质量的点,这样的点叫作质点。

2.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3.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近似,这也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参考系

1.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为参考,观察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是否随着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叫作参考系。

2.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的,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

3.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一样,也可能一样。

2024高一物理教案全套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抽象,知道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知道这种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择参考系时,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

【重点难点】

重点:对质点概念的理解,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研究实际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难点:什么情况下可以将物体看作质点。

【核心素养发展】

核心知识

1.知道质点的概念及条件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作用

核心能力

1.体验质点的条件及意义,初步掌握“科学抽象”这种研究方法。

2.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可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实验并体会比较。增强学生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科学品质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科技发展,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分析不同参考系中的运动现象不同,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过程】

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江河奔流不息,鸟儿自由飞翔,车辆高速行驶,火箭发射,天体运转,电子绕核运动……

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按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是否相同可以将运动分为平动(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都相同)和转动(物体上各点以某一点为轴运动);按照物体的运动轨迹又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物理学中,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规律的分支叫做力学。

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首先要来学习几个相关的概念。(板书课题)

(一)物体和质点

“质点”的引入:自然界中大多数物体的运动是比较复杂的。比如:鸽子在天空中飞翔时,身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并不一样,身体向前飞行时,翅膀还在上下拍动;人在向前奔跑的时候,不仅躯干在向前运动,手臂也在前后摆动。要准确地描述这些物体的运动显得比较困难。但我们一定要将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都描述清楚吗?不一定。当我们要研究鸽子或人的运动快慢的时候,可以忽略翅膀和手臂的运动,将它们“浓缩”为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而这对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为了使研究的问题简化,可以,将物体看成一个只有质量而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而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并不存在。但不同于几何中的点

3.视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例1: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B.研究地球的自转运动

C.研究在平直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

D.研究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E.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F.研究比赛时乒乓球的旋转

例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做质点

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做质点,有时不能看做质点

(举例:研究地球公转时,可以把地球视为质点;而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就不能将地球视为质点。火车行驶……)

注意:⑴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是看物体的大小,而是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来确定。(学生举例)

⑵“质点”不是几何中的点。

(二)参考系

“参考系”的引入:平常,我们看到房屋、树木是静止的,但汽车里的乘客却发现路边的房屋、树木是向后退的。为什么人们的看法会存在这样的差异呢?

地面上的人以地面为标准,房屋、树木相对于地面静止;乘客以汽车为标准,房屋、树木相对于汽车后退。上述事例说明:运动具有相对性。所以,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必须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我们称这个物体为参考系(“参考系”是“参照物”的科学名称)。

1.定义: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而选定的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

对于同一物体,选取的参考系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可能不同。

2.参考系的选择

参考系的选择理论上是任意的,但在实际问题中,应以研究问题方便为原则,常取地面为参考系。

提问:研究地面物体的运动,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研究月亮或人造卫星的运动,应选取地球为参考系;

研究行星的运动,应选取太阳为参考系。

例: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由此可判断这三架电梯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C D)

A.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下B.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上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上D.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过渡:我们在选定了参考系以后,就可以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如何更准确地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呢?比如说你正沿着笔直的水泥路从学校大门向教学楼走来,如果问你的准确位置,你可以怎样描述呢?……

【作业】

1.书后练习

2024高一物理教案全套 篇5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明确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3、理解重力加速度概念,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知道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不同的

4、培养学生实验、观察、推理、归纳的科学意识和方法

5、通过对伽利略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并感受先辈大师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人格魅力

二、重点难点

理解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是 本节的重点

掌握并灵活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分析—总结

四、教具

牛顿管、抽气机、电火花计时器、纸带、重锤、学生电源、铁架台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提问: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是怎样的?

vt=at

s =at2/2

vt2 =2as

(二)、自由落体运动

演示1:左手掷一金属片,右手掷一张纸片,在讲台上方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同时释放,让学生观察二者是否同时落地。然后将纸片捏成纸团,重复实验 ,再观察二者是否同时落地。

结论:第一次金属片先落下,纸片后落下,第二次几乎同时落下。

提问:解释观察的现象

显然,空气对纸的阻力影响了纸片的下落,而当它被撮成纸团以后,阻力减小,纸片和金属片才几乎同时着地。

假设纸片和金属片处在真空中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会不会同时着地呢?

演示2:牛顿管实验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显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

(1)只受重力而不受其他任何力,包括空气阻力。

(2) 从静止开始下落

实际上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同重力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物体的下落也可以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三)自由落体运动是怎样的直线运动呢?

学生分组实验(每二人一组)

将电火花计时器呈竖直方向固定在铁架台上,让纸带穿过计时器,纸带下方固定在重锤上,先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计时器下放,然后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运用该纸带分析重锤的运动,可得到: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重锤下落的加速度为a=9。8m/s2

(四)自由落体加速度

1、学生阅读课文

提问:什么是重力加速度?标准值为多少?方向指向哪里?用什么字母表示?(略)

2、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有什么规律?

(1)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

(2)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是不同的,由教材第37页表格可知,纬度愈高,数值愈大。

(3)在通常的计算中,可以把g取作9。8m/s2,在粗略的计算中,还可以把g取作10m/s2

(五)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vt=gt

h=(1/2)gt2 g取9。8m/s2

vt2=2gh

注意式中的h是指下落的高度

(六)课外作业

1、阅读《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2、教材第38页练习八(1)至(4)题

教案模板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