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源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教师资源网 >心得体会 >导航

二年级教学心得语文

时间:2024-09-14

二年级教学心得语文精选。

写心得体会是和写作文一样吗?总有人改变我们,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看法,我们可以以心得体会的形式将启示记录。写作心得体会时要避免混同心得体会和总结的界限,您会发现这份“二年级教学心得语文”非常实用,谢谢你的关注和收藏我会不断推陈出新为你带来更好的作品!

二年级教学心得语文 篇1

《蚕姑娘》一课第2-5自然段写了蚕4次蚕眠脱皮的现象,用吃、睡、脱(换)、醒、变几个动词揭示了蚕的生长规律,并从蚕的身体大小、肥瘦、颜色、光亮的变化介绍了蚕眠每个阶段的特征。这部分课文内容相似,在引导学生进行背诵时,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片断(主题:自主探究式学习)

师: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生:有几个自然段的内容差不多。

生:课文第二、三、四、五自然段除了几个词语不同外,其它都一样。

师:请同学们轻声朗读第二到第五自然段,用画出不同的地方。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

师:谁来给大家汇报,你画了哪些词?

(老师根据学生的随意汇报板书于黑板:又黄又瘦又白又胖又黑又小又白又嫩脱下旧衣脱下黄衣脱下黑衣变成黄姑娘变成白姑娘一天天发亮一天天发胖)

师:请你给它排个顺序,并说说你的理由。

(老师根据学生的叙述,重新板书如下:

又黑又小脱下黑衣变成黄姑娘

又黄又瘦脱下黄衣变成白姑娘

又白又嫩脱下旧衣一天天发胖

又白又胖脱下旧衣一天天发亮)

生:我是按课文的顺序来排的。

生:蚕姑娘是按这个顺序慢慢长大的。

师:蚕姑娘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发生了四次变化,这四次变化叫做蜕皮。

生:我知道了,蚕每蜕皮一次就长大一点。

师:对!请你根据老师的板书,试着把这四次蜕皮的过程背一背。

评析:

《蚕姑娘》这篇课文行文较长,若让学生死记硬背那就等于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本案例正是给学生一个广阔的阅读、发现、探索的舞台。学生们在自读、勾画、感悟之后,每一个人对蚕姑娘的四次蜕皮都有了自己的独特印象。因此抓住重点词语进行辨析、背诵,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年级教学心得语文 篇2

关键词: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换一个设计换一种思维

通常,我总是听到一些抱怨。这些孩子怎么会这么笨?没有任何回应来启发他们。教他们太累了。这个班里聪明的孩子都没有,整堂课上下来死气沉沉。确实,很多教师课上得不好,就从学生身上找原因,说学生配合得不好。

其实,在平等合作的课堂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在学生有疑难,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进行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不发言,就是学无兴趣,就是你的教学设计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最起码的,是你的教学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需要,而不能仅仅把责任推到学生的身上,说成是学生不配合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不管教师教得多么卖力,多么认真,也不管是学生不愿意学还是学不会,或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只要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就是无效教学和低效教学。

对此,我在上了《台湾的蝴蝶谷》一课后就深有感触。《台湾的蝴蝶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的一篇课文,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我曾经先后在两个班内上过。一年级学生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口语表达能力强;在第二课堂上,学生的基础水平相对较差,但由于教学设计的差异,产生了相反的效果。

第一个班级整堂课上下来水波不惊,索然无味。而在第二个班级学生智慧闪耀,灵感凸现,我置身在孩子们之间,真正体会到课堂是享受快乐和美的殿堂。

一.换一个角度千岩竞秀

《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在第一个班内我是这样设计提问的:

一。蝴蝶什么时候来蝴蝶谷的?2、从哪些词语看出蝴蝶的多?3、蝴蝶是怎样来到蝴蝶谷的?

他们来的时候心情怎样?一个个烦琐的小问题就像绳索一样牵着学生的鼻子往前走,教师问,学生答,学生亦步亦趋,课堂气氛沉闷,效果不是很好。后来,我想,课文的语言这么美,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读呢?

再美味的东西嚼碎了塞进嘴巴当然没有味道。于是在第二个班内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喜欢这句话吗?

你特别欣赏哪些词?说说理由。再把你欣赏的词语用心读好它。

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大声朗读之后,我让他们交流自己的经验。[

盛:我喜欢“五颜六色”这个词。它让我知道蝴蝶有许多美丽的颜色。

那想看看色彩斑斓的蝴蝶吗?我接上去说。想!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我马上用多**课件演示,学生一见那漫天飞舞的五彩缤纷的蝴蝶,霎时间赞不绝口,惊讶之情溢于言表。那你还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色俱全学生脱口而出。

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也就水到渠成。

生:我喜欢赶到,它让我知道了蝴蝶飞得很快,到蝴蝶谷去的心情很急切,我猜想蝴蝶谷一定很美,蝴蝶们才会急着赶去。

盛:我喜欢团体。它让我知道有很多蝴蝶。它也让我知道蝴蝶成群结队地飞。

生:我喜欢聚会,聚会的时候人很多,又很热闹,大家都很开心,看到这个词,我就知道蝴蝶们赶去蝴蝶谷的时候一定非常高兴。

无须教师的讲解,孩子们对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趣具有极强的领悟和欣赏能力。在孩子的眼里,一个字是画,一个字是诗,一个字是童话。孩子们用心去体味所得的答案,我都忍不住为他们拍手叫好了。

也要了解内容,换个角度,换来千石秀的好局面。

二.换一种方式曲径通幽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黄蝶谷的壮观和彩蝶谷的美丽,在第一个班级上时我让学生先自读课文,然后说说你喜欢哪一个山谷,为什么?学生们读了书以后,我让他们发表见解,可是举手的寥寥无几,起来说的也是干巴巴的,从学生的脸上也看不出半点喜悦之情。后来我想,学生对台湾的蝴蝶谷所知有限,学生无法找到共鸣,何不利用多**课件向学生展示蝴蝶谷那美丽壮观的景象,通过朗读欣赏后再让学生说,效果不是更好吗?

所以在第二个班级上课时,我让学生通过多**课件欣赏蝴蝶谷的景象,学生一个个看得出了神,嘴里还不由自主地赞叹道:啊,太美了!从学生们的表情中,我可以看出他们深深地被蝴蝶谷的迷人景色所吸引。

这时再让他们说说喜欢哪个蝴蝶谷,为什么时,他们已经把小手举得老高,急着一吐为快了。这一环节通过多**课件直观、生动的优势,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不但帮助学生理解了金光灿灿、十分壮观、五彩缤纷、上下飞舞、五颜六色等词语的意思,还加深学生们对蝴蝶谷迷人景色的印象。通过不同的**,让学生们在对比中,体会到黄帝谷的壮观、彩碟谷的美丽,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现场。

蝴蝶谷的整体美体现在学生的心灵中,孕育着美的味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不仅拓展了语言,也拓展了想象的空间,培养了思想感情

三.换一个设计峰回路转

在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小朋友想象一**湾还会有哪些蝴蝶谷,这些蝴蝶谷又是怎么样的?在给学生讨论了一段时间后,我就请学生起来回答。

一个学生说:有些山谷里有一种红蝴蝶,像枫叶一样在天空中飞来飞去。说得真不错,我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又请了一位。

有些山谷只有一种蓝色的蝴蝶飞来飞去。我接上去说:

那像什么呢?像他支吾了半天,像小河。蝴蝶怎么会像小河呢?

我皱了皱眉,又打**来。上面说:有些山谷是红蝴蝶,像苹果。这个答案也有些牵强附会。

课上完后,我心里也明白是自己在引导方面有问题,不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说蝴蝶飞来飞去,我坚持让学生继续说什么,这真的很难说,实际上,没有必要说隐喻性的句子!因此,我想以另一种方式设计句子模式练习:

我来到了什么样的蝴蝶谷,看到了什么?我豁然开朗,决心重新试一试。

后来,在最后一个阶段,我让学生们想象一下你来到了那个蝴蝶谷,看到了什么?学生叽叽喳喳讨论开了。过了一会儿,我叫学生们回答。有的说:

我来到蓝蝴蝶谷。这些蝴蝶有的在比美,有的在花丛中低语,有的在玩捉迷藏。孩子的想象多丰富呀!有的说:

我来到紫蝶谷,成群的紫蝴蝶成群飞来飞去,多像天空那紫色的云霞呀!又有的说:我来到红蝶谷,这些可爱的小精灵有的飞到我的发辫上,有的停在我的肩膀上,有的围着我的花裙子翩翩起舞。

学生激情飞扬,神思畅达,我也被深深地感染了。这种课堂灵感的的引发,使教学远远超越了原先的教学设计,成为教学过程生成性最可宝贵的一部分,也成为课堂中一到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学生们巧妙的灵感,我们才变得如画如画,如痴如罪。

没想到换一种表达的方式,刹那间就峰回路转了。孩子的大脑是一个神秘的宝库,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和诗人,他们的心中充盈着想象的激情,蓄积着创造的欲望,扑棱着翻飞的诗性。课堂上,当教师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当课堂弥漫着民主、平等、积极、愉悦的情感,当课堂成为师生交往的平台,当置身于课堂的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往往可以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激发孩子们的灵感。

[四.换一种思维百家争鸣

在给第一个班上课,课快结束前,我给学生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蝴蝶谷的蝴蝶介绍给家人听。学生表情木然,提不起一点兴趣。

下课后,我会反思: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用来布置作业的老师。你说我听,你给我痛苦,你压制学生的独创性。我想,我们为什么不改变这种旧思维,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呢?

于是,在给第二个班上课时,通过欣赏朗读后,我由衷地赞叹到:蝴蝶谷的蝴蝶真是太美了,老师想用一首诗来赞美它:蝴蝶谷呀蝴蝶谷,蝴蝶自在翩翩舞,中外游客心神往,与蝶共舞在此处。

学生一个个仰起小脸,动情地听着。见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我趁热打铁:小朋友,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它呢?

学生们的热情空前高涨。有人说:我想画一幅蝴蝶的画,放在书房里。有的说:

我想跳一段蝴蝶飞舞的舞。有人说:我想找到赞美蝴蝶的诗。

有人说:我想和父母一起做一只蝴蝶风筝,在蓝天上飞翔。蝴蝶风筝将为台湾的孩子们带来我最美好的祝愿。有的说:

我想唱一首蝴蝶的歌。刚说完,就不由自主地哼起了《两只蝴蝶》,全班小朋友都跟着唱了起来,把整堂课推向了高潮。我说:

小朋友真了不起,给自己设计的作业丰富多彩,那课后就请你选择自己能完成的做一做。学生欣然应允。

反思: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学设计,其学习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可见教师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罗伯特弗罗斯特说:

有两种老师,一种是用沉重的东西填满你的脑袋,使你不能走路;另一种是在你的背后轻轻点拨一下,就能使你直上云霄。我在上第一个班级的课时,过分强调了教师的外部塑造,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构建,学生小心翼翼地跟着我往前走,放不开手脚,所以教学效果甚微。在给第二个班级上课时,给了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努力营造自主、平等、交往的氛围,因而课堂成为伙伴的课堂,师生对话的课堂,想象的课堂,创造的课堂。

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生命的活力,学生的心也飞进美的殿堂,接受美的洗礼。

二年级教学心得语文 篇3

探究教学在自然科学的课程中运用较多,对于注重情感熏陶、讲究体验感悟的语文学科来说,还没有形成积极的模式。笔者在阅读、作文、活动等课型中曾作过研究,主要体会是:小学语文探究教学应该巧设问题情境,比较遴选方案,体验探究过程,尊重事实结论,加强合作学习。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联想思维是典型特征,在讨论、争论、辩论、实验的过程中去亲身体验很重要,这个体验往往带有独特的个人色彩,即使结论有失偏颇,也应该予以尊重。下面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12课《将相和》教学实录为例,加以说明,展示讲读课型中探究教学的一般模式。

一、从读切入,初步感悟人物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后,已经了解了故事内容。你能评价一下文中的某个人物吗?

生:蔺相如机智勇敢。

生:蔺相如爱国。

生:廉颇知错就改。

生:赵王民主,能听大臣的意见。

生:蔺相如手下人爱打抱不平。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除了阴险狡诈的秦王外,学生对文中其他人物皆有感悟,尤其是后两位同学独特的视角令人称道。但是对蔺相如的认识是概念化的、浅层的,尚需引导。)

二、自主选读重点句段,引导感悟重点人物

师:(笑)同学们的感受不少啊!蔺相如这个人贯穿三个小故事的始终,我们先进一步了解他,好吗?

生:(微笑)好!

师:我们把蔺相如与其他人对比一下,进一步感悟他的个性。同学们要抓住别人是怎样说怎样做的,而蔺相如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把有关句子找出来读读。

(学生读书、批注、讨论。)

(这段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学民主。如何提升学生对蔺相如的认识,是本课难点,老师没有硬灌输结论,而是让学生假定探究方案,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同时引导得出性格决定行动这一认识,实在可贵。)

三、读读议议,从对比中感悟将、相、王

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你们想把蔺相如与谁对比呢?

生:与秦王比。

生:与廉颇比。

生:与蔺相如的手下人比。

生:跟赵王比。

生:跟赵国的文武大臣比。

师:好,有相同体会的同学再到一起讨论一下。

(同学下位,重新组成学习小组,争论得很热烈。)

(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有相同感悟的同学下位,重新分组互动学习,看似散堂,实则一种大胆的探索。)

师:同学们争论得很热烈,现在可以把感受对大家说说吗?

生:(举手)我们组先来。

师:这样吧,老师先出道题,哪个组答出,哪个组先说。(课件出示: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生:这副对联中有四个人名,很有趣。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古代有个司马光,还有《百家姓》中有钟离宇文,长孙慕容句。

师:小小年纪学问不浅哪!瞧瞧,蔺相如被人写进对联里,足见他大名鼎鼎啊!

(借学生争先恐后的情境巧设谜团,引导学生认识了瑟字,为后文铺垫,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也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

生:我们组讨论的是,蔺相如与赵国文武大臣对比,可以看出蔺相如胆识过人。

师:(故做疑惑)我怎么就没体会到呢?(板书:胆识过人)

生:(急了,补充)老师,您想想,和氏璧至少值十五座城,赵王怎么舍得给秦王呢?可他们都怕秦王啊!

师:课文怎么说?要言之有理啊!

(学生读课文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生:秦国以大欺小,经常发动战争。因为课文说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师:你很会说话!先说自己的看法,再读课文中的句子。

生:秦国恃强凌弱,就像现在的美国,很多小国都怕他打。赵国也不例外。

生:蔺相如愿意去秦国就不简单,说明他不怕。别人保举他时,课文是这样写的:有个蔺相如,他勇敢机智。

生:他胸有成竹,口头保证了两条:一定把璧送回来,而且秦国不会对赵国开战。这两条正是赵王和大臣们所担心的。

师:说得好!你能带大家读一下课文吗?(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生:蔺相如是想了一会才说,说明他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生:其实赵王他们也将信将疑,因为文章说只好派他去。

师:在这种情况下,蔺相如为什么还出使秦国呢?

生:为了国宝呀!

生:为国家的安宁、和平。

师:说得好!你们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联系上下文看问题。听你们这么一说,我也体会到了蔺相如确实胆识过人,同学们体会到了吗?

生:(齐声)明白了。(这组学生很得意)

(这段教学是学生和老师的辩论,学生言之成理,言之有据。为其他组发言提供了示范。)

生:我们组把蔺相如与秦王比,觉得秦王阴险狡诈,而蔺相如能洞察人心。

师:洞察人心是什么意思?(板书:洞察人心)

生:学《草船借箭》时学到的,指对人的心理很了解。

生:在第一个故事中,写秦王一见到和氏璧就爱不释手(读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因为没提防,才被蔺相如用计要回了璧。

生:他要撞碎璧,是利用了秦王的贪心。(生读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

生:要秦王举行典礼,是蔺相如的缓兵之计,因为秦王要讲究大国的外交礼节,所以蔺相如才跟他讨价还价。

师:缓兵之计是什么意思?

生:想拖延时间。(读课文: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

生:蔺相如说您杀了我也没用,他抓住秦王想称霸天下的野心,因为统一天下要讲信用。

师:(笑)你长大了可以做外交家。

生:在第二个故事中,他逼迫秦王击缶,因为他知道秦王怕死。(生读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缶。)

师:对呀!兵书上说知己知彼

生:百战不殆。

师:看来蔺相如不仅如人所言勇敢机智,在与秦王的较量中,他善于抓住对方的心理,才取得斗争的胜利。

(学生能把《草船借箭》的学法迁移到本课,是能力的飞跃。教师适时点拨,并且引用兵书上一句话,实为画龙点睛。)

生:我们组把蔺相如跟廉颇对比,觉得廉颇这个人很孤傲,瞧不起人。

生:说人家一个上卿竟用爬字,真不文明。都说封建士大夫讲究繁文缛节,我看并非如此!

师:你也很孤傲,瞧不起那些士大夫们。(学生笑)你很有学问,能说说士大夫和繁文缛节是什么意思吗?

生:士大夫就是做官的人,繁文缛节就是礼节很多。

生:但是廉颇对赵国也是功不可没的。(读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生:我觉得廉颇比较爽快,像他这样一个高官能负荆请罪,也不容易啊!

生:蔺相如真是个宽宏大量的人,俗话说惹不起还躲不起呀,真要计较起来,吃亏的还是廉颇,他官小。

师:(板书:宽宏大量)宽宏大量表现在哪里?(生读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往回赶。)

生:廉颇吃小亏,国家吃大亏呀!蔺相如见了廉颇就躲,正是为了赵国的安宁啊!

生:特别是廉颇认错时,蔺相如能够出门热情迎接,做到这点可不容易,我要学他严格对己、宽以待人。

生: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学生能批评廉颇不讲文明,要学蔺相如宽以待人,说明他们的情感已经受到陶冶。没有体验何来德育?人们常说语文教育要潜移默化,即此意也。)

生:蔺相如跟他的手下人对比更有意思。我们组觉得那个手下人很会讨好上司。

生:(反驳)那个人并不是拍马屁、讨好上司,确实是廉颇错了嘛。

生:我倒觉得那个人很有正义感。因为文章说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

师:什么是正义感呀?

生:正义感就是对的敢支持,错的敢反对。

师:好,你们接着说下去。

生:他毕竟是个小人物,只盯着小问题,把个人恩怨放在第一位。

生:(附和)就是嘛,鼠目寸光。

生:蔺相如实在是高瞻远瞩。

师:高瞻远瞩这个词用得好。(板书:高瞻远瞩)

生:蔺相如是大人物,当然目光远大。

生:他知道不团结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所以不跟廉颇计较。

(我们常提互动课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语言的交锋、思维的碰撞、认识的升华、情感的交流,在这段争论中可见一斑。教师适时进行评点,充分肯定学生的见解,帮助学生提高了语文素养。)

师:《将相和》是流传千百年的动人故事,蔺相如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你们明白了为什么吗?

生:(齐声)明白了!

(学生明白了什么?教师没有给出固定的答案,也没有做任何小结,可是言已尽而意未穷。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反复读书思考、讨论、争论、辩论,既认识了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又学会了全面看问题。总之,这个片段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是探究教学的典型案例。)

点评:

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如何引导小学生读《将相和》?如果只要求一般的读懂故事情节并不难,但要真正读懂蔺相如,读懂廉颇,读懂秦王、赵王,还需要下番工夫。本课例采用对比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中的人物,是一种成功的探索。其一,读与评的思路清晰。首先从读切入感悟几个人,这可算是整体感悟,但这种感悟还是初步的、表层的;再就是感悟重点人物蔺相如;最后以重点人物为主轴,引发对比,从对比中加深对人物的感悟。其二,读与评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以读带评,以评促读,体现了读是内化的吸收,评是外化的表达。其三,读与评收效显著。学生读懂了人物的品质:蔺相如大智大慧,有勇有谋,临危不惧;廉颇骁勇豪爽,知错就改,开了负荆请罪的先河;秦王恃强凌弱,骄横霸道,贪小便宜,怕丢面子

二年级教学心得语文 篇4

二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二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二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教学数学二年级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材是以多样、形象、有趣为宗旨。假如面对新的教材内容,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将无疑会成为学生学习绊脚石,只能消极的促使学生的厌学情绪早期构成。我作为一位刚教数学的教师,深感压力重大。经过一年的教学,我对低年级数学教学有一些感受。

一、在情境教学中要会 思 二年级学生听话效果,理解能力都要相对弱一些,有时教师对一样一句话重复屡次,也收效甚微。这样,教师教的费力,学生学的烦心。怎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呢?我尝试在教学较难的内容时,要积极设置活生生的画面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例如:

在教学数学广角中:

一个文具盒10元,可以怎样付钱?这个题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学生对怎样给钱却感到有些难度,我在教学中,出示预备好的5角、1元、2元、5元、10元、1角、2角零钱,让学生在直观的演示中,带着浓厚的爱好,带着一份深深的思考进行正确的排列给合,轻松的解决题目。

二、在情境教学中要会 静 设置有序的情形、场合进行室外教学,会非常有力的增强学生对空间的感知,变抽象的知识为浅而易显,轻易消化的知识。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若要在教室讲授,显的课程资源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语言苍白无力。因此,我让学生在很

安静的情况下带队到操场,在互动中静观,在静观中互动,既保证了讲课秩序,又使学生真实的体会到前看、后看、左看、右看,后看,侧看的相对性,及方位存于空间的真正含义。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个东西可能会看到不同的样子。

三、在情境教学中要会 动 如在教学中有这样一到题: 小红和同学排队从前面数她是 教学工作计划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_数学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数学二年级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

我班有学生39人,男生22人,女生17人。一年来学习习惯基本养成,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份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之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题目.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把握.有几位学生还没到达计算正确、迅速,上课留意力不集中,做题速度慢,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今后要加强辅导。

本学期教学任务和要求

1、初步熟悉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熟悉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份名称;会用三角板判定一个角是否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2、把握100之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把握100之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3、初步熟悉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熟悉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份名称;会用三角板判定一个角是否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份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外形;初步熟悉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熟悉镜面对称现象。通过观察、猜想、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

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构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题目的意识.。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描写和分析的进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搜集和整理数据.初步熟悉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题目.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进步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8、总温习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00之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

乘法的初步熟悉与镜面对称的教学。 本学期进步教学质量的措施

1、数学教学活动要重视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把握。

4、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惟能力。

5、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6、重视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进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7、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8、笔算教学与解决题目教学有机结合,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题目的能力

二年级教学心得语文 篇5

学习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学习了“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策略”报告后,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语文低年级的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通过学习,我知道,新课程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新的要求。我不由得内心生成了一种紧迫感,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钻研。康老师对语文低年级知识的教学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与讲解,下面我针对阅读教学这一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我的体会。

第一,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其中包括教学生学习做人,学习语文。

在学习语文方面,低年级,要以识字写字为重点,为学生全面打牢语文学习的基础。新修订的课标提出:

1、低年级识字1600个,写其中的800个。跟原来课标相比,识写字量各减了200个。能掌握2000个左右词汇。字写端正、整洁。

2、用普通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养成基础的语感。

3、能用适合的方法理解重点语言。

4、积累语言,能运用丰富的词汇表情达意。

5、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写字习惯,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字要写得端正整洁。

6、在生活中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查字典的习惯、注意听讲,爱发言,爱提问的习惯。

第二,根据课标规定的汉语拼音的功能,认真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

汉语拼音的功能是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由于用拼音帮助阅读,必须做到能直呼音节,使每个学生达到直呼的要求,对方言区的孩子来说,可能难以做到。我们要使低年级学生尽可能多的识字,进行阅读。适当降低拼音教学要求。请特别关注:

1、拼音教学重点是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慢慢达到熟练拼读音节的要求。

2、降低书写要求,只要求抄写,不要求默写。出测试卷时,不提默写的要求。

3、要教学生学习查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让学生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4、要加强拼音的运用。在用中熟练。要与说普通话、识字相结合,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要利用拼音,读准音。把握变调,轻声,儿化等,随时纠正地方音。关注拼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关注广告牌,餐牌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字。

第三,坚决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学生做到主动识字。主动识,记得牢,写得好。

修订以后的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量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是质的要求进一步强调:

1、坚持认写分开,鼓励多认,其目的在于尽量直接进行汉字的阅读。

2、减少写字,写字要写精写好,打好写字基础,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在写字方面,我们要按照写字规律来教写字,指导写独体字时,要让学生掌握笔画、笔顺,关注主笔的占位;合体字的教学,要注意部首、结构、各部分比例、占位、相邻部位的穿插等。老师的指导要到位,范写要秀美。课堂上,要讲究质量。一般练习书写一个字不要超过3个,但要求孩子做到一个比一个写得好。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至少安排10分钟的时间给学生写字。这是课标新提出的要求:随堂练习,天天练习。而随着要求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越来越多,尽量写词语而不是写单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严格要求,常抓不懈。关于这一点,课标修订版,从第一学段一直讲到第四学段。也就是从一年级抓到初中。可见问题的严重,也表明了国家课改中心对这个问题改变的决心。

第四,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是读正确,培养基本语感。朗读方面,我们训练的层次不够清晰。有一年级老师把重点放在有感情的朗读上。低年级重点是读正确,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语感。重点是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指标有: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准轻声,儿化,变调,不读地方音。

不丢字,不加字,不颠倒,不重复。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在此基础上,再培养孩子读出感情,用上不同的语气。低年级开始,要教孩子学习默读,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从文中提炼关键信息。事实上,重朗读,轻默读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在重视朗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潜心默读,边读边想边批注。因为默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比朗读的用处更大。

第五,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理解的重点是字词句,不是整篇课文内容。

第六,培养阅读乐趣,学习读图读书。第七,会听、爱说、敢问,乐于与别人交流

第八,鼓励写句子、写话、写见闻感受,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九,利用母语学习得天独厚的条件,进行体验式学习。第十,落实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不断的反思总结,不断的探索发现,不断的寻找更适合学生记忆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的更轻松,更快乐

二年级教学心得语文 篇6

班内共有28人,基础比较扎实,课后能认真完成作业,但自觉性不高,在计算方面准确率有待提高,在实践操作方面有欠缺。本学期在坚持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对知识的灵活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培优辅差方面下功夫。

本册教学内容:除法、混合运算、方向与位置、生活中的大数、测量、整理与复习、加与减、认识图形、时分秒、数学好玩、调查与记录。

有余数的除法、加与减、时分秒。

加与减、时分秒。

(一)数与代数

1、《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是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3、《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方向与位置》,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3、《认识图形》,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三)统计

《调查与记录》,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统计,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另外本学期的学习,还安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习兴趣。

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与家长进行适时沟通,让家长用正确、适当的方法指导孩子学习。

6、与语文教师做好时间上的协调,平时多在一起交流、分析学生情况。特别是偏科生,多想办法,尽量的做到优的更优,差的努力补上去。

1、除法6课时

2、方向与位置4课时

3、生活中的大数8课时

4、测量5课时

5、加与减(一)16课时

6、认识图形7课时

7、时分秒8课时

8、调查与记录5课时

总复习5课时

二年级教学心得语文 篇7

明确读写应用才是拼音教学的最终目标

教学目标的树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只有明确了科学的教学目标,才能把握住教学的正确方向。在小学语文拼音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以读写应用为最终的教学目标,通过语言环境的合力设置,使语言材料中的同语义的拼音进行充分地结合,形成形、音、义充分融合的完整的科学教学体系。

只有如此,才能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热情,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们奠定扎实的拼音实践基础,使他们牢固地记忆更多的字母和音节。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要不断地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学掌握的词汇进行语言训练,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并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的阅读速度提上来,尽量避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读单字、不连贯、记不起读音的问题。

二年级教学心得语文 篇8

上课的铃声响起了,我便匆忙赶到教室,不远处看到王教导走来,心想不会那么巧来听我的课吧,果然我中奖了。带着几许紧张的心情步入教室,看着学生还在时不时地讲话,心里真有点急。过了数秒,学生好像意识到马上坐端正了。今天上的内容是《谁的本领大》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把生字写正确、写得体。在教学的过程,也有很多的小插曲。课后,王教导给我评了课,给我提了几点建议,感受颇深。有以下两点:在朗读课文的环节上,我处理得不怎么恰当,开头两个自然段是指名读的,后面的就让学生挑自己喜欢的来读,这样做效果不明显。换种方法分别请喜欢这九个自然段的学生来读,使整篇课文具有连贯性,这样的设计会更好。在我教学识字时,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这时可采取教师书写,学生在下面书空,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识字中来,这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总而言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油啊!

二年级教学心得语文 篇9

一、案例背景

情境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能引起学生极大兴趣,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思想。它有助于发挥孩子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孩子一旦进入情境,对课文中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情感,阐述的哲理,便会产生一种亲切感,这样,孩子理解课文便能化难为易。

二、案例描述

1、设境激趣。

课前教师先在黑板上方写好了课题,上课伊始,教师在黑板下方用几笔粗线条勾勒了一座小小的荒岛(只有几块石头,没有一丝一毫绿色植物),然后指着画好的荒岛:你喜欢这儿吗?为什么?话音刚落,许多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有的说我不喜欢这儿,因为这儿很荒凉,什么也没有;有的说这儿没有花草树木,没有可爱的小动物,我不喜欢;也有的说这儿光秃秃的,太单调了,真不好,我也不喜欢

孩子们说了很多不喜欢的理由,看来,他们的兴趣已被唤起。

师:是呀,在这个荒芜人烟,毫无生气的小岛上,小熊(相机出示小熊画,贴在荒岛上。)感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觉都梦见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这时,天空瓢来一朵云(师随手在小熊的上方画了一朵云),小熊怎么问的?

生感情朗读句子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师: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了一棵树(师用粉笔在云旁勾勒了一棵树),云儿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呢?

看着教师几笔就成形的云儿、绿树,孩子们个个睁大了眼睛,兴趣被完全激发出来了,对于云儿为什么要变成树?轻轻松松就找到了答案云儿要小熊在荒岛上种树,只有改善了环境,才能找到朋友。

师:于是,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一年,两年过去了,这儿会变得怎样呢?

生学习句子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为了更好地理解句中的词语,教师大刀阔斧地在整座荒岛上勾勒了一大片树林,孩子们个个目不转睛,无需多讲,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其义自现。

顺势,教师吸引学生逐步入境:你们能帮小熊出出主意,使这儿变得更美丽吗?顿时,小手如林,各种奇思妙想脱口而出:我想帮小熊种上一些草;我想帮小熊栽上一些花;我想帮小熊盖一所学校;我想挖一条河;我想造几座房子

2、入境激情。

孩子们兴致昂扬,已渐入佳境,此时此刻,孩子们最想做的就是融入其中,充分体验。于是很自然进入下一环节请几位同学上台为小熊打扮、美化小岛,其他同学欣赏或在自己课本上作画。不一会儿,小岛上已布满了鲜花、绿草、果树、白云,还有几座漂亮的房子,一条清澈的小溪,一个鲜红的太阳真是山清水秀,花红柳绿,一片锦绣!

师:这么美好的地方,吸引了许多小动物,看!一只小鸟飞来了

(师把小鸟贴画随机给一个学生,这个学生手持小鸟,做小鸟状轻快地飞上了小岛,并对着美丽的小岛高兴地说: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说完,把小鸟贴上了小岛。)

师:许多小鸟飞来了(由三、四个学生扮小鸟,飞上后齐说: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师:远处的小鹿啊,小象啊,小候啊也都划着船来了(几位扮小动物的同学上台,一齐说: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这时,坐在座位上的同学自然而然地扮起了小熊,高兴极了,不停地说:欢迎你们!欢迎你们!

3、升华明理。

师:课文学完了,现在能说说你明白了、懂得了什么吗?

生:我懂得了要美化我们的环境。

生:我懂得了不要看到环境不好就不去改变它。

生:我懂得了要热爱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环境。

三、案例反思

1、创设良好情境,提供自由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由此可看出,创设良好的情境,提供轻松、和谐、愉快的空间,能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有利于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充分发挥。

在本案例中,从教学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了荒岛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激起了学生的兴趣。随着小熊、云朵、绿树、一大片树林的逐步呈现,学生也逐渐进入所设之境,同小熊一起从孤单到渴望,从渴望到寻找,直至动手美化小岛,最终迎来各种小动物,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之中。正是这种开放的空间,使得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创造力得到充分地呈现,各种奇思妙想和创造性地绘画以及活泼生动的角色表演等都极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2、角色表演,充分体验。

情境教学中有多种创设情境的具体途径,其中之一是角色扮演,体验情境。

在本案例中,学生一开始先来到荒岛上,进入小熊的角色之中,初步体验小熊的孤单、渴望朋友之情。随着情境的不断发展,学生通过怎样寻找朋友即亲自美化环境深入体验:改善、美化环境对于寻找朋友的积极意义。最后,学生在各种小动物的角色扮演中充分体验到美好的环境给大家带来的欢快、愉悦之情。通过逐步层层体验,最终升华明理,知道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本案例中,从设境激趣到入境激情,直至升华明理,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入境激情一环中,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完全融入了情境之中,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在关键之处做必要的引导、点拨与评价,教师的角色已发生了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实践证明: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全体学生投入其中充分参与活动,才能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独创性充分显现。

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更多>